客观的说乌鲁木齐在3月初解封之后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仍是非常重视的,不仅仅是进入各类公共场所需要测温、戴口罩,甚至出入自家小区都需要戴口罩和测温方可通行。但是即便是如此严格的管控措施,也没能挡住7月这波疫情。2020年7月15日,新疆149天无新增新冠病例的记录被打破,截至2020年8月8日24时,现有确诊病例622例。疫情严重程度超过北京新发地和大连海鲜公司,其主要原因如下:
1、新疆的疫情复发源于婚礼的聚集性感染,病毒传染性强,参加婚礼的多人被感染,而且大多是无症状患者,具有很强的隐蔽性,造成病毒扩散到多个社区。
2、再一次印证了新冠病毒的狡猾性,该病毒本身潜伏期很长,可以无症状感染,在人群密集环境下更易传播,除了说话、打喷嚏和咳嗽时喷射出的较大的唾液飞沫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外,有研究表明气溶胶也可传播病毒。
3、病毒来源是个迷,但或多或少能与海鲜扯上关系,武汉始于海鲜市场,北京始于新发地,大连始于海鲜公司。乌鲁木齐虽然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,但市民对于海鲜的热情似乎并不受空间距离的影响,海鲜消费数量相当庞大。病毒通过海鲜产品传播至大众亦是一种可能。
回过头看也应当反思,通过全民核酸筛查出这么多确诊病例,为何没有一例是通过公共场所或小区出入口的测温发现的呢?实际上,出入口的测温方式多采用测温枪完成,在室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,测量体表温度会远低于实际体温,我个人多次被测出低于35摄氏度的情况。
乌鲁木齐今日确诊病例终于降到了20以下,医学观察人数首次下降,疫情防控态势向好发展,但必须思考疫情过后我们应当如何提高防控效率,避免流于形式的防控措施,真正达到预期的防控效果。
乌鲁木齐的防疫工作全国最严,为什么疫情还那么严重?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、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李鹏新在接受采访时说,最近乌鲁木齐的确诊数据在下降,但是乌鲁木齐的疫情防控仍然处在最吃劲的阶段,还不能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。李鹏新指出,新疆乌鲁木齐的这次疫情与年初时的疫情并不相同,年初时患者主要症状是发热、咳嗽,本次疫情的患者在早期并无症状,有75%的病例都是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出来的。
这说明什么呢?首先是本次疫情相对于年初,防控起来更加艰难,虽然我们有了之前丰富的防控经验,但是很多患者已不能通过常规手段来初步筛查出来,必须通过核酸检测筛查,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乌鲁木齐很多小区经过多轮的核酸检测,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筛查出这些早期的无症状感染者。其次是病毒非常的狡猾,在8月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,自治区疾控中心主任崔燕说,此次疫情表现为单一源头来源,通过对前期病例基因测序,结果显示为多个检测样本序列相同,说明此次疫情来源于同一传染源暴露所致。
乌鲁木齐疫情主要是一起聚集性疫情,疫情的传播可能非常的快,快的我们无法想象,并且很多都是无症状感染者。从目前乌鲁木齐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,新疆的确诊病例95%以上都在乌鲁木齐,其他地区的确诊病例基本上都是其关联病例。
楼主提到了乌鲁木齐的防疫工作很严,这一点我是相信的。其实全国各个地方的防疫都是非常严的,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病例?无论是北京疫情、还是大连疫情,我相信他们的防疫工作是做得非常好的,不然不会那么快就控制住疫情传播。所以说,不能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,无论是境外海鲜疫情,还是境外输入疫情,亦或是聚集性疫情,都说明我们在防疫工作上远远做的还不够。
因此,面对疫情,我们要做的还很多。勤洗手、戴口罩、不聚集,加强境外人员和物品的检测是关键,防护好自己就是为防疫全局作出了贡献。8月8日、8月9日两日新增确诊患者数据降到了20例以下,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也在下降,新增出院人数创新高,都在说明乌鲁木齐的疫情在往下走了,期待疫情结束的那样一天,乌鲁木齐加油!